top of page
〈梧葉舞秋風〉
《琴學心聲諧譜》,吳景略打譜,吳文光傳譜,朱育賢演奏
〈梧葉舞秋風〉一曲最早出自於清代莊臻鳳所作的《琴學心聲諧譜》。此曲目前流傳的版本主要有二:一是吳景略根據《琴學心聲諧譜》的打譜,另一則是廣陵派在《蕉庵琴譜》的傳譜。
吳氏在打譜此曲時,將重點放在「舞」字,音樂上使用了規整的律動以及靈動的走手音線條,形成動聽的旋律,就像是落葉隨著秋風翩翩起舞。
吳文光不僅繼承了吳景略,更在取音上講求繽紛音色變化,吟猱綽注和走手音線條也較為豐富多變,朱育賢的演奏便是建立在此基礎之上。
《琴學心聲諧譜》,吳景略打譜,吳文光演奏
在吳老的演奏中,一開始的泛音段彈得躍動感十足並有各種明暗變化,為全曲定下活潑的基調。接下來以按音為主的旋律中,左手輕重緩急的變化極多,虞山吳派的特色清楚可見。
另外值得注意的是:
這琴明明不是吳老常彈的長風或小蕉葉,卻能發出相似的音色,可知其指下功力之深厚。再者,吳老右手中指的指甲似乎斷了,全程都用打、摘代替勾、剔,但音樂表現絲毫不受影響。同時,學過這個曲子的人就會知道,曲中需要頻繁地換弦彈奏,一旦沒處理好就會造成音樂的斷裂,而吳老的彈奏可說是過弦無痕。
本段影片是 1983 年音樂學家卞趙如蘭女士在哈佛大學錄製,原檔的畫面和聲音不同步很可惜,於是我們進行了一點小修復並截取分享。
檔案來源,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,「Rulan Chao Pian Collection 卞趙如蘭特藏」,原始檔案的使用依創用 CC 「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4.0 國際」授權條款規範。
bottom of page